每個人每天一覺起來,訊息開始從張開雙眼開始湧入進入大腦,為了辨識訊息的意義,而注意力就是一個過濾系統,讓重要或有意義的訊息進入高層認知歷程處理,
更避免大腦的過度負荷,使人再專注於當下感興趣的訊息或事物,以便認知系統做進一步的處理,例如物體辨識、閱讀學習和記憶形成等。
我們每天都接觸大量資訊、3C環繞,先從找自身了解注意力在哪?因為如果我都不了解自己,又如何了解我的孩子?
1.什麼是注意力系統?
1-1.注意力的方向
1-2.注意力的廣度
2.圖解注意力的奧妙
3.如何提升注意力,問2個問題?
3-1.如何創造孩子的學習動機
3-2.如果孩子要上這堂課,孩子想得到什麼
4.3款提升注意力的桌遊推薦
5.結論
什麼是注意力系統?
『注意力系統是一切能力的基礎』 沒有注意力,就沒有好的認知表現,
也沒有人際社會能力發展的可能。因此對人的訓練,以注意力貫穿所有,
不論是大人、兒童都在注意力,不論是以何種形式,
如: 瑜珈、正念、冥想、心理劇..等,都在訓練注意力,只是不同的注意力導向。
1-1.注意力的方向:
-往內: 自我中心,聚焦在自我需求、情感
-往外: 可注意到環境中的他人和變化
1-2.注意力的廣度:
-過於狹窄: 在事件中,容易聚焦某個點,鑽牛角尖。
在這個時候,不是去訓練情緒,而是訓練注意力。
-範圍寬廣: 沒有重點,或是掌握不到重點;但也可能是較為開放,
容易開放各種經驗和角度的思考
-注意的『內容』:(如:看人、看嘴巴、看河流..)
日常從個體注意力的內容,判斷個體的動機,並發現由動機引起的情緒。
改變個體,均需要從發現動機開始,由動機尋找與個體調頻的方式,
進而引發改變原本的模式,僵固著興趣增添和轉移層面。
特定的注意方式:如: 注意邊邊角角、特殊細節。性格上可能過度敏感。
-注意的方式:
a. 依據進行視覺掃描:日常性格較具有規律性、序列性思考能力。
b. 混亂掃描:日常生活如自我照顧,容易有混亂、缺乏規劃與預期管理能力。
-注意力的轉換: 視覺停留在某些點的時間若較長,在一定的時間下掃描的廣度不足,
則可能認知模式較僵化、缺乏彈性,或訊息處理速度較緩慢,進而影響認知功能。
圖解注意力的奧妙
老師準備了兩張圖,要我們每看一張圖需要先閉眼靜下心後,打開眼睛觀看,記憶你依序看的地方,
第一張圖是風景照、第二張圖是有人物在內的照片,
其實大家在分享的看到的順序及第一眼注意的地方,
真的有3-4種答案以上,上完後我有的啟發是
1.每個人注意的東西與角度都不同,所以我們要放下過度的期望,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!
2.看圖片的先後順序、前後時間長短,其實會有不同的聯想產生,而聯想帶有的情緒是從何而來,值得探討!
3.看圖片的過程中,反映出當天的情感和心理狀態,從中也會發現自己的注意力面向是哪個區塊。
如何提升注意力,問兩個問題?
如何創造孩子的學習動機?
如果孩子要上這堂課,孩子想得到什麼?
-觀察孩子的專心風格,看孩子在什麼時候吸收最快,就能發現他們的學習優勢路徑,找出技巧幫助孩子更專心
-緩解情緒壓力,增加愉快體驗
當爸媽和孩子有了共識,那學習便會是循序漸進,孩子想得到的可能不多,
我們學會認同一次進步一些都會使他們學習開心。
3款提升注意力的桌遊推薦
老師說:「透由遊戲能覺察你的孩子有沒有注意力不足?用對遊戲可以提早陪伴孩子提升注意力!」
不管你今天有沒有帶小孩子去做評估,大人都可以先學習摸索,用多方的面向去做觀察跟陪伴。
【西班牙Miniland】偵探桌遊-情緒引導
圖卡有生活情境,藉著觀察圖卡可以去觀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感受,也在遊戲當中去練習如何敘述,
有部分的人有時候在觀察自己和別人的情緒都可能有不同,當玩遊戲時可以去觀察孩子的種種。
找方位遊戲,思維邏輯訓練
這個不僅僅練習注意力還能培養空間感,看似很簡單,連大人一開始玩都需要時間去反應,
我們當下用秒數去做完成,超緊張又刺激的,我們也可以藉由這樣帶入跟孩子一起專注玩遊戲。
接接樂-順序圖卡
看著圖卡去拼成一連串,也是訓練邏輯思考,在用口語表達去描述整個故事。
在觀察圖卡去看出事情的因果關係!
結論
我們都在找陪伴小孩長大的方法、方向,在這之前我們可以花時間多學習相關知識,
能節省時間更有效地做好育兒。
這期間學習的過程知道注意力與情緒的關係,開始掌握到如何再有情緒的時候,
看懂聽懂孩子在意的是什麼,才能有效地轉換注意力。
除此之外在成長過程的每一個階段能運用的技巧,真的透由學習獲得很多小細節。
有時候聽別人說自己小孩的狀況,不如從日常中自己就可以掌握!
其實我們就怕小孩子有狀況沒有被我們及早發現,甚至我要創造好的學習環境給女兒。
當自己先學習了玩桌遊,之後女兒的朋友可以一起玩;爸爸也能透由遊戲陪伴小孩不無聊,
這就是我內心所期望的!
有什麼不錯的桌遊歡迎跟我分享!
還有你對於注意力有任何見解都歡迎跟我一起討論!